移動醫療產業熱度正在升溫,那些將大筆資金投向健康相關的移動設備和應用的人們相信,他們能夠創造奇跡,不僅能夠大大降低衛生保健的成本,同時還能為用戶提供更好地服務。
去年夏天,美國人肯尼茲·特瑞里尼(Kenneth Treleani)被告知患有高血壓,為了控制病情,醫生除了給他開了藥方之外,還建議特瑞里尼去買一個腕式無線血壓監測儀。該設備會每天對特瑞里尼的血壓進行多次檢測,然后將監測數據發送至智能手機的相關應用中,應用則會將接收到的讀取數據發派給醫生。特瑞里尼表示。這款由個人健康管理初創企業iHealth生產的設備,已經為他節省了好幾次看醫生的錢。
其實,便攜式血壓測量儀已經不是新鮮事物了,存在已有一段時間。但是,將一個小小的可穿戴設備與智能手機和軟件應用連接起來這個想法,則恰好展示出創業者們是如何利用無線技術來建立創新服務。
不僅僅是賦予醫生和護工能夠遠程監控病人情況的能力,簡化大量治療效力數據的收集工作,移動醫療產業的目標是,在提升病人治療效果的同時,降低治療成本。
新興市場已經開始進行多項試驗,新型移動設備和應用的出現,正在緩解那些經費不足且設備老舊的診所和醫院所面臨的壓力。不過,因移動醫療產業崛起而受益最多的并非新興國家,而是美國。由于效率低下,美國每年的醫療系統開支達到2.8萬億美元。充滿激情的創業者們改變了醫療保健的前景。據全球清潔能源通信和咨詢公司Mercom Capital Group估算,去年,風險投資家們共向醫療健康初創企業投資了22億美元,其中有5.64億美元投向了移動醫療企業。
移動醫療市場可以被分為兩大類型。第一類產品是,通過應用和電器設備對佩戴者的身體適能進行監測,比如耐克、健身配件廠商Fitbit和Jawbone等企業。他們在腕帶和其他可穿戴電子設備中安裝各類芯片,讓用戶能夠在街上行走或者在健身房揮汗如雨時,利用這些設備記錄自己的體能表現和卡路里消耗量。
第二類產品是,將身體狀況將病人的身體狀況與醫療系統相連的其他應用和設備。比如,上月,谷歌(微博)宣布正在開發一款隱形眼鏡,該眼鏡內有微小無線芯片和傳感器,能夠檢測并傳輸糖尿病患者淚液中的血糖水平。而蘋果則在去年12月獲得了嵌入式心率監測儀專利。
健康類應用或許能夠幫助人們保持鍛煉計劃,并適時的讓人們更加健康。但是就短期來看,這些應用并不會對醫療系統產生較大影響,或許也不會讓眾多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研究公司IMS Health表示,在Google Play應用商店里,健康醫療相關的應用數目超過3.3萬項,在這些應用的總下載量中,15%來自5款應用,其中有兩款還是卡路里計算應用。
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們認為,尋求對當前醫療模式進行變革的第二類產品可以賺大錢。當然,盯著這塊“肥肉”的不止初創企業,大型公司也發現了其中商機。高通就成立了移動醫療部門高通生命(Qualcomm Life),并建立了一個技術平臺,讓移動醫療企業能夠更加便捷的對人們的用藥和自我檢測結果等數據進行整合,方便醫生能夠獲得用戶更加完整的健康信息。
此外,有不少移動醫療企業已經開始進行產品銷售。AliveCor公司推出了一款移動心臟檢測儀,售價199美元,該設備與用戶的智能手機相連,用戶只需要將兩根手指放置在檢測儀的金屬片上,就能夠自己測量心電圖。測量結束后,數據會在手機應用中顯示出來,并能夠將數據傳送至心臟病學家處進行評估,當然這是要付錢的。除了這款移動心臟檢測儀之外,該公司還出售一款獸醫用動物心電圖測試儀。另一家初創企業,移動醫療診斷商CellScope,推出了一款檢耳鏡,該設備能夠與iPhone和應用連接,并將獲得的圖像直接傳送至內科醫師那里。
大型醫療設備廠商美敦力公司(Medtronic)去年斥資2億美元收購了疾病管理與患者監護服務提供商Cardiocom。移動電信運營商Verizon在去年10月,推出了一個平臺,用戶能夠將家用血糖儀等家用設備中存儲的數據傳送至公司的云端服務器中。
正如高通生命副總裁唐·瓊斯(Don Jones)所說的,這就像是一個車用電子設備告訴司機汽車的狀況,移動醫療設備和應用“讓人們擁有了儀表盤、測量儀器和警告信號燈”,讓用戶和他們的醫生能夠能加容易地對用戶的身體狀況進行追蹤,用戶或能夠在健康狀況惡化導致住院之前,收到警告。美國醫院病房的每晚平均收費約為4300美元,鑒于如此高的開銷,移動醫療將能夠為患者省去一大筆開銷。
想要利用科技來避免健康危機,還有一個方法,就是檢查病人的服藥情況。移動健康管理平臺Propeller Healt推出了一款設備,該設備安裝在哮喘吸入器的上方,用來檢測患者的使用情況。另外,移動醫療公司Proteus Digital Health正在測試一款用于藥品的可消化電子芯片。該芯片在隨著藥片吞服后,能夠與胃液反應形成回路,然后將信息傳遞至智能手機,讓醫生和護工能夠對病患的服藥時間進行跟蹤。
不管怎么說,移動醫療的目標是在省錢的同時改善用戶的健康。因未能及時服藥而導致高血壓發作的病人,平均每年的治療費用接近4000美元,這個數字要高于那些按時服藥高血壓患者的平均治療費用。
如果說,移動醫療產品能夠兌現他們對患者的承諾,會將引發大批技術相關的醫療職位消失,大量的醫療技術人員可能會面臨失業。機械智能的不斷發展最終或意味著,人們對醫生和專家們的依賴將減少,不再倚靠他們來分析醫療檢測結果了。
但問題是,科技人員對這種創新的熱情與醫療產業的保守是針鋒相對的。美國的醫生的收入與其接診的病人數成正比,移動醫療產品將導致付費病人數量減少,因此,傳統醫療行業對于此類產品仍抱有懷疑態度。
除了減少醫生的工作量,保險公司或許會擔憂,移動醫療設備和應用的普及可能會導致人們妄想自己得病。只要出現任何一線不規律的數據,人們就會對自己的健康擔心不已,最后導致醫院的診療室擠滿各種“疑病癥”患者。如果這樣的情況發生,那么醫生們的工作量非但沒有減少,反而還更加忙碌了,而日益上漲的醫療費用也不會得到遏制。
所以,如果要想讓醫生們、醫院的管理者、保險公司接受移動醫療,移動醫療公司需要拿出證據證明確實能夠在降低醫療費用的同時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
私人風投機構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合伙人斯蒂芬·克勞斯(Stephen Kraus)表示,很多移動醫療公司都樂觀地認為,你要做的就是將醫療“應用化”,然后,世界就會改變。風投機構Venrock合伙人鮑勃·克歇爾(Bob Kocher)認為,很多精密移動醫療產品廠商都將醫生、診所和醫院是為自己的目標并非患者,如果是這樣,他們就必須要建立起制藥公司那樣的銷售隊伍。耗時耗財。
另外還有一些移動醫療設備,或許得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批準。去年,FDA曾公布一項計劃,稱只會對那些具備傳統醫療設備功能的移動醫療產品,進行監管,比如心電圖(ECG)。即便如此,想要獲得FDA的批準,仍需要面臨很繁雜的程序。
雖然困難重重,仍有樂觀人士認為,醫療行業正在經歷移動變革。Proteus Digital Health公司的老板安德魯·湯普森(Andrew Tompson)就希望,自己公司正在開發的傳感器和軟件能夠成為移動醫療領域的王者“平臺”,正如Facebook在社交網絡中的霸主地位那樣,讓其他企業為自己的平臺開發應用程序。
不過,移動醫療初創企業或許會面臨嚴峻的挑戰。克歇爾認為,谷歌和蘋果等巨頭或許也會建立移動醫療平臺。為了尋求可替代密碼的生物識別技術,蘋果已在美國獲得心率監測專利授權,也就是說,iPhone或將能夠通過心跳傳感器用來識別用戶身份。由于監管森嚴,蘋果若要進入醫療設備市場,就需要謹慎考慮,三思而后行。但是在可穿戴設備研發方面,蘋果完全沒有掩飾自己的興趣。如果說,消費者們最后能夠像現在的投資者們一樣,對醫療移動行業充滿熱情,那么,蘋果勢必會滿足消費者們的需求。
對于那些想要在移動醫療領域撈金的企業來說,耐心和財力是必不可少的。不過,他們或許能夠依靠技術發燒友患者,去說服他們的醫生,在治療過程中使用新型移動醫療設備和應用。比如文章最開始提到的特瑞里尼,他就是其中一員,他表示,“我不信任那些不采取這些新科技的醫療措施。”